上个周末,我和我的女朋友,以及大学同学 Chay 一起参观了「中关村创业博物馆」。
我个人并不对「创业」之类的话题感兴趣,之所以参观这家博物馆,主要是因为博物馆里展出了不少「老电脑」。其实国外已经有不少著名的电脑博物馆,例如计算机历史博物馆、活电脑博物馆等。而这家「创业博物馆」,能让大家无需出国旅游,就能看到大量的古董电脑。
本文将从国外的古董电脑、国内的古董电脑、古董苹果电脑三部分,介绍这次参观创业博物馆的经历。同时补充相关参考资料和视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展品。由于我对古董电脑的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发现文章中的错误,欢迎指正。
国外的古董电脑
1. Atari 系列
雅达利(Atari)2600 是 1977 年发售的一款游戏机,吸引了众多用户和第三方开发者。但因为后来出现了大量低质量的游戏,导致消费者对电子游戏市场失去信心。最终,「E.T. 外星人」这款游戏的发售,被认为导致了 1983 年美国游戏业大萧条。大量滞销的游戏卡带被秘密地填埋。
关于雅达利 2600,可参考如下链接了解更多:
- 雅达利 2600 – Wikipedia
- 1983 年美国游戏业大萧条 – Wikipedia
- 雅达利游戏掩埋事件 – Wikipedia
- 纪录片:《雅达利:游戏结束》:这个纪录片收录了 2014 年发掘雅达利填埋场的整个过程
- 【敖厂长】游戏史最严重灾难
当时的古董 8 位机,在电脑和游戏机之间,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雅达利 800XL,是 1983 年推出的一款 8 位个人电脑,拥有 64K 内存,可通过 BASIC 语言进行编程。(顺便提一下,当年由于互联网尚未普及,有着一种独特的软件「发行」方式:直接将软件、游戏的 BASIC 代码印在图书或者杂志上,读者可以直接将代码敲到电脑中,运行软件)
关于雅达利 800XL 的介绍,可参考如下链接:
2. Commodore 系列
Commodore 64 是 1982 年上市的一款 8 位家用计算机,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被列为所有时间最畅销的单一计算机型号,同样主要使用 BAISC 语言编程。而博物馆中的另外一台 Commodore 116,则是 Commodore 历史上一台较为失败的电脑。YouTube 上的 8-Bit Guy,制作了大量关于 Commodore 历史的视频:
上图是 Commodore 的一款磁带读写装置。当时的电脑,还经常使用磁带做为软件和数据的存储装置。对于磁带,也有着不少有意思的玩法,例如通过第三方软件替代系统自带的磁带读取功能,来提高磁带读写速度。详细可通过如下视频了解:
3. MSX 系列
MSX 是微软在 1983 年提出的家用计算机体系结构,但主要在日本等地区流行,在美国很少见。任天堂 FC 出现之前,MSX 是日文游戏的主要平台。
参考链接:
- Wikipedia: MSX (中文)
- Wikipedia: MSX (英文)
- 【敖厂长】打脸!魂斗罗水下八关存在 (从视频中的 9 分 01 秒,开始介绍关于 MSX 的内容)
- 你或许不知道,学习机竟然是微软创造的
- 在MD、FC、PS被复刻之后,终于有人想起复刻MSX设备 | 机核
上图中的 1chipMSX,是 MSX-2 在 2006 年的复刻版本。所有 MSX 的功能均在一片 FPGA 可编程芯片上重新实现:
4. NES 系列
接下来的展品大家应该应该都非常熟悉,就是大名鼎鼎的红白机(又称 NES 或 FC)了。NES 在 1983 由任天堂推出,国内的「小霸王学习机」,其实也是 NES 的兼容机型。
上文中提到,在雅达利 2600 发售几年之后,美国电子游戏界经历了一次大萧条。而 NES 在美国的发售(以及后续「超级马力欧兄弟」的发布),被认为拯救了美国电子游戏业。
R.O.B. 机器人,是美版 NES 首发时附带的配件。由于当时美国正在经历电子游戏界的大萧条,大量消费者已经对相关产品失去信心,所以任天堂在宣传上,尽量避免「游戏机」的称呼,同时提供了机器人等配件,将其称做一套完整的「家庭娱乐系统」。
Famicom 3D System 是红白机的 3D 眼镜配件,只在日本发售,共兼容 8 款游戏。从下面这个视频中,可以了解到上世纪 80 年代的「VR 游戏」是什么样子的:
图中两个配件,是 NES 的两个体感游戏装置,一个是「能量手套」,一个是光枪:
5. Sharp MZ-700、TI 99/4A、LASER310 等
国内的古董电脑
小时候,在家里的旧书中,接触到了「汉卡」、「UCDOS」、「WPS」、「中华学习机」等名词,这次在博物馆中,才亲眼看到了它们的真实模样。
1. 中华学习机
中华学习机(CEC)是 1986 年投产的国产电脑,兼容 Apple II。如下链接中提供了中华学习机的简介、使用手册和在线模拟器:
2. 汉卡
之前的电脑由于存储空间有限,运行完整的中文环境比较吃力。部分硬件厂商将汉字字库和中文输入法集成在汉卡中,以减少对电脑资源的占用。
3. 旧版杀毒软件
各种各样的旧版杀毒软件,以软盘和光盘的形式发行。
4. 四通中文打字机
四通集团推出的中文打字机。这台打字机严格意义上讲,已经可以算一台电脑了:具有液晶显示屏,能够将输入的文本保存在软盘中,DOS 下的 WPS,也能够直接导入四通打字机保存的文件。甚至在百度文库中,还能够找到四通打字机的维护教程。从网上的文档中,可以感受到四通打字机当年的影响力。
如今的新浪网,就是当时四通集团投资成立的「四通利方」发展而来的(在新浪的部分旧页面中,还能找到四通利方的影子,例如这个网页)的版权信息。但四通集团本身,由于跟不上 PC 时代的发展,最终慢慢衰落。
5. 各个版本的《仙剑奇侠传》
各个版本的《仙剑奇侠传》游戏,应该是不少人的回忆。
6. UCDOS 和中文版 Windows
DOS 操作系统不支持中文,所以除了汉卡,还有各种各样的汉字系统,能够实现在 DOS 中显示和输入汉字。UCDOS 应该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随着后来 Windows 操作系统推出中文版,UCDOS 这类软件逐渐没落。
7. 王码输入法
输入法的发展,经历过一个「万码奔腾」的时代,最终形成了现在拼音输入法占优势的局面。
而除了拼音输入法,五笔输入法目前也有着不少用户。但似乎从过去的汉卡,到现在的各种第三方输入法,都使用了王码 86 版的五笔方案。这些厂商的五笔方案,是否得到了王码公司的授权?其实在王码的知识产权上,有这样一段故事:
7. WPS NT
早期的 WPS 字处理软件,以及雷军的签名……
8. 中关村启示录
国内第一款商业发行的游戏,由金山公司开发。在博物馆内可以现场试玩。
古董苹果电脑
下文中的古董苹果电脑,来自博物馆内的品果时光电脑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可以扫码获得更详细的介绍。
1. Power Mac G4 Cube
Power Mac G4 Cube 是我最喜欢的 Mac 主机,之前一直想买一台,换上现代的配件后做为日常使用的电脑。这台 Mac 在 2000 年上市,主机形状是一个立方体,造型小巧精致,且没有风扇。但由于散热、价格等问题,未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如下视频是 EEVblog 关于 Power Mac G4 Cube 的介绍:
2. iMac G3
iMac G3 是第一代 iMac,拥有着多彩的设计,一共有十三种颜色。记得上小学时,美术课本的「工业设计」部分,就有 iMac G3 和 iBook G3 的照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3. iMac G4
iMac G4 是另一款独特的 iMac,「台灯」的造型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
4. Apple II
Apple II 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个人计算机,于 1977 年上市,采用 6502 CPU(与红白机的 CPU 相同)。
4. AirPort 与 Apple TV
AirPort 是苹果的无线路由器产品,于 1999 年发布。2018 年,AirPort 产品线正式停产。
Apple TV 是苹果的机顶盒产品,目前最新版本是 2017 年的 Apple TV 4K. 博物馆中展示的应该是 2007 年的第一代。
5. Macintosh Portable
Macintosh Portable 是苹果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发布于 1989 年。
6. Newton
Newton 是苹果的掌上电脑系列产品,诞生于 1993 年,除了 MessagePad 系列,还有唯一一台带有键盘的 eMate 300.
至今仍有不少活跃的 Newton 爱好者,将 Newton 做为日常设备使用,例如阅读电子书;或者通过改装为 Newton 带来新功能,例如添加对 Wi-Fi 的支持等。
7. NeXT
熟悉苹果公司历史的人,应该对 NeXT 工作站不陌生。在博物馆里,我也第一次见到了 NeXT 的真机。
7. JLPGA PowerBook 170 限量版
1992 年苹果为日本职业女子高尔夫协会(JLPGA)推出的纪念版本,限量发行 500 台。
8. QuickTake
QuickTake 是最早的数码相机产品线之一。于 1994 年发售。
9. Macintosh 128K
Macintosh 128K 是第一代 Macintosh 电脑,附带一个单键鼠标。
10. 二十周年纪念版 Macintosh
1997 年,为了庆祝苹果 20 周年而生产的 Macintosh 机型,附带了定制的 BOSE 音响。
更多
博物馆里除了古董电脑,还有古董电话、古董 PDA 等各种各样有年代感的好玩东西,其中有不少我还没有机会去仔细了解。希望这家博物馆能够一直维持下去,为我们带来更多有趣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