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6 月初的 WWDC 2019 中,苹果发布了 iOS 13, iPadOS, macOS Catalina, Mac Pro 等新产品,并为开发者带来了一系列 session.
做为一个对 iOS 和 macOS 平台感兴趣的用户,在这个月里,我也观看了不少 session 视频。本文将分享我看过的 WWDC 2019 sessions.
继续阅读“每月收藏与分享(201906,WWDC 2019 专题)”在 6 月初的 WWDC 2019 中,苹果发布了 iOS 13, iPadOS, macOS Catalina, Mac Pro 等新产品,并为开发者带来了一系列 session.
做为一个对 iOS 和 macOS 平台感兴趣的用户,在这个月里,我也观看了不少 session 视频。本文将分享我看过的 WWDC 2019 sessions.
继续阅读“每月收藏与分享(201906,WWDC 2019 专题)”上个周末,我和我的女朋友,以及大学同学 Chay 一起参观了「中关村创业博物馆」。
我个人并不对「创业」之类的话题感兴趣,之所以参观这家博物馆,主要是因为博物馆里展出了不少「老电脑」。其实国外已经有不少著名的电脑博物馆,例如计算机历史博物馆、活电脑博物馆等。而这家「创业博物馆」,能让大家无需出国旅游,就能看到大量的古董电脑。
本文将从国外的古董电脑、国内的古董电脑、古董苹果电脑三部分,介绍这次参观创业博物馆的经历。同时补充相关参考资料和视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展品。由于我对古董电脑的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发现文章中的错误,欢迎指正。
继续阅读“创业博物馆里的「老电脑」们”从这个月起,我开始使用 AppleScript 脚本自动生成「每月收藏与分享」,减少整理和排版所花费的时间。关于这段脚本的详细介绍,请参考我的上一篇博文:
在本文中,首先我会分享四个关于自由软件与出口管制方面的观点。随后开始分享本月阅读到的其他内容。
继续阅读“每月收藏与分享(201905)”本文将介绍我使用 DEVONthink 做为稍后读工具,完成稍后读的流程;以及如何使用 AppleScript 将阅读到的内容自动整理为 Markdown 文档,以便于在博客中分享。
文章同时发布在少数派:https://sspai.com/post/55041
从 2019 年 2 月份起,我开始在我的博客中,通过「每月收藏与分享」,分享自己阅读到的有趣内容,同时也是对自己每个月阅读的内容、观看的视频做一个简单的整理和回顾。但每次完成这样的博文,总会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在 5 月份,我开始尝试使用 DEVONthink 做为自己的稍后读工具。在完成文章的阅读之外,还通过编写一个 AppleScript, 利用 DEVONthink 的强大功能,自动将要分享的文章生成为一份 Markdown 文件,稍加修改后,即可分享到博客。
又到了 4 月份结束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计划,这个月由于有一些其他事情,阅读的文章没有之前那么多。
这篇总结与分享花了 5 个小时来完成。在完成这篇文章后,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等以后文章的排版和格式固定下来后,可以考虑写一个 AppleScript 自动化脚本,将自己每个月在 DEVONthink 中收藏的文章,根据标签、注释和其他 metadata,自动生成一篇每月分享文章,从而减少文章编写、排版的工作量。希望后续有机会来实现这个想法。
继续阅读“每月收藏与分享(201904)”三月份即将结束,本文将分享这个月里,我读到的觉得有意思的内容。
对于上个月的每月收藏与分享,我觉得在排版方面做得不够好,文章看起来很乱。在这个月、以及以后的文章里,我将持续进行优化。
继续阅读“每月收藏与分享(201903)”通过 RSS、社交网站等途径,每个月自己都能获取不少信息。对于自己阅读过的、有价值的文章,我曾尝试使用过 Instapaper、DEVONthink 等工具进行保存和归档,方便后续回顾和搜索。
后来,我看到有人通过博客等形式,每周分享自己阅读到的文章(例如这个和这个),我觉得这是一种更好的方式,既能定期回顾自己获取的知识,也能同时将这些内容分享给其他人。所以,我也准备尝试一下,通过每月分享的形式,整理自己阅读到的有意思的内容。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尝试,后续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改为每周、每两周、或者每两月分享。或者进一步尝试使用个人 Wiki 等形式来进行更系统的整理和分享。
另外对于本文的排版,由于一些原因,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在后面的文章中自己将尝试解决。
Hacker Tools 是 MIT 的一系列讲座,介绍了在软件开发等场景中,能够大幅度提升效率的工具,例如 Shell 脚本、纯文本编辑器、版本控制系统等。
虽然对于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很多人都应该或多或少的接触过,但是通过这门课程,能将这些知识系统的整理下来,从而在今后遇到问题时,能够意识到需要使用哪些工具,并主动尝试去使用。所以,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电脑使用、软件开发方面的效率,推荐大家学习一下这一系列课程。
在我学习 Hacker Tools 之后,通过本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了课程的主要内容,方便进行查漏补缺和针对性的学习。
单片机通常通过编程器来下载程序。而 Arduino 中有一小段 bootloader 程序,在复位的时候运行,可以通过串口接收程序并写入单片机,因此可以不使用额外的编程器,直接通过串口下载程序。
前段时间,在为 AirTerminal 增加 XMODEM 协议的支持后,打算在下一个版本增加 Arduino 程序下载功能。所以先提前了解一下 Arduino Bootloader 使用的程序下载协议,并通过本文整理相关知识。
文章仅提供了解这些协议所需要的链接,对于协议的具体内容不再过多描述。文章内容将会根据自己的进一步了解不断更新。
最近在我的 VPS 服务器升级完操作系统之后,想体验一下使用 Docker Swarm Mode + Traefik 部署应用,这样还可以把自己电脑、NAS 等设备加入 Swarm 集群,方便本地的 Docker 服务通过 overlay 网络在 VPS 服务器上供外部访问。
但由于 Swarm 模式下使用 IPv6 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暂时还是考虑使用普通的非 Swarm 模式,通过 docker-compose 部署应用,同时进行了如下几点修改:
AirTerminal 在 1.2 版本中增加了两个新功能:
新版 AirTerminal 已提交至 App Store,欢迎下载或更新。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功能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